导读
近日,江苏省人民医院顾艳宏教授牵头开展的一项紫杉醇脂质体+呋喹替尼+卡瑞利珠单抗+奈达铂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ESCC)的Ⅰb/Ⅱ期研究结果,入选为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壁报,主要结果显示 [1]:
19例具有可评估疗效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68.4%,疾病控制率(DCR)为100%;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8.7个月,6个月PFS率达81.7%。
既往研究显示,呋喹替尼联合化疗或免疫治疗可能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因此,研究人员开展这项Ⅰb/II期临床试验(NCT06010212),旨在评估紫杉醇脂质体+呋喹替尼+卡瑞利珠单抗+奈达铂一线治疗晚期ESCC的疗效与安全性。
本研究分为剂量探索阶段(Ⅰb期)和剂量扩展阶段(Ⅱ期)。研究设计详见图1[2]。
剂量探索阶段:采用标准3+3研究设计,起始剂量为4 mg呋喹替尼, 最多递增至5 mg,联合固定剂量的卡瑞利珠单抗200 mg、紫杉醇脂质体135 mg/m²和奈达铂70 mg/m²。该阶段旨在确定II期推荐剂量(RP2D)的呋喹替尼。
图 1 研究设计
截至2024年12月28日,共入组22例患者(男20例),中位年龄65岁(范围:50-76)。 21例患者发生了远处转移,其中19.0%(4/21)的患者仅有一个部位转移,81.0%(17/21)有多个部位转移。
剂量探索
接受4 mg呋喹替尼的3例患者和5 mg呋喹替尼的6例患者均未出现剂量限制毒性(DLT)。因此,该阶段确定RP2D为5mg呋喹替尼。
疗效评估
19例可评估疗效患者中,13例达部分缓解(PR),6例疾病稳定(SD),ORR为68.4%(95% CI:47.5%-89.3%)。
其中,接受含5 mg呋喹替尼方案患者的ORR为68.8%(95% CI:41.3%-89.0%)。总体DCR为100.0%(95% CI:82.4%-100.0%)。
经过5.1个月的中位随访,中位PFS达8.7个月(95% CI: 5.2-NA),6个月PFS率达81.7%。
安全性
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分别为贫血(72.7%)、中性粒细胞减少(40.9%)、白细胞减少和高血压(31.8%)。
7例患者出现≥3级TRAEs,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13.6%)、白细胞减少(13.6%)、口腔黏膜炎(9.1%)、恶心(4.5%)、呕吐(4.5%)、头痛(4.5%)和贫血(4.5%)等。未出现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或死亡。
紫杉醇脂质体+呋喹替尼+卡瑞利珠单抗+奈达铂在晚期ESCC一线治疗中表现出优异疗效与可控的安全性,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选择。
除此之外,还有2项紫杉醇脂质体/铂类联合抗血管生成和免疫药物一线治疗晚期ESCC的研究,如紫杉醇脂质体+血管内皮抑素+信迪利珠单抗+顺铂(ORR 67.7%,mPFS 8.3个月,mOS 23.07个月)[3]和紫杉醇脂质体+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奈达铂(ORR 80.0%,mPFS 6.85个月,mOS 19.43个月)[4],且后者已获《中国食管癌放射治疗指南(2024年版)》治疗推荐[5]。这些研究为紫杉醇脂质体一线治疗晚期ESCC提供更多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仅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