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伴脑转移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使用贝伐珠单抗联合EGFR-TKI显著提高颅内病灶治疗效果并改善生存结局

肿瘤医学组 绿医天地
2021年06月05日 12:19
图片

导语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 2021大会昨天已经开始,在此之前ASCO已经发布了2021年ASCO大会摘要,其中有多篇摘要涉及贝伐珠单抗的临床应用,本文主要对 "The efficacy and clinical survival outcome of different first-line treatments in EGFR-mu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brain metastases" 这篇摘要内容进行解读,“绿医天地”后续会对相关摘要继续进行整理解读,以飨读者。



背景
脑转移是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很高,第一代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目前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伴脑转移的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最佳治疗方案,并寻找与生存结局相关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伴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数据。所有患者均接受第一代的EGFR-TKI治疗,将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A组:EGFR-TKI单药;B组:EGFR-TKI+化疗(CT);C组:EGFR- TKI+贝伐珠单抗;D组:EGFR-TKI+CT+贝伐珠单抗。分别分析颅内和颅外病灶的治疗效果以及生存结局。


结果

共筛选从2017年12月到2020年5月584例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28例(39%)患者在基线未治疗时已伴有脑转移,其中194例患者有完整的病历记录和随访数据。截至随访日期(2021-01-01),147例患者发生疾病进展,78例患者已死亡。


A、B、C、D组颅内PFS(图1)分别是11.1个月(n=97)、11.3个月(n=59)、21.2个月(n=19)和18.9个月(n=19)。A组与B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745),C组与D组之间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684)。但是C+D组(含有贝伐)的颅内PFS显著长于A+B组【11.3个月(95% CI 12.2-14.8)VS 21个月(95% CI 15.2-22.7),P=0.007A、B、C、D组的颅外PFS分别是11.0个月、14.3个月、21.7个月和18.9个月,B、C、D组的颅外PFS与A组相比P值分别为0.006、0.002、0.011,具有统计学差异。


图片

图 1不同治疗方案对颅内外PFS影响变化


A、B组的中位OS分别为27.8个月和24.2个月,C、D组的中位OS目前还没有达到。A、B、C、D组的颅内ORR(图2)分别为17.9%(14/78)、37.3%(19/510)、60.0%(9/15)和66.7%(10/15),颅外的ORR分别为48.5%(47/97)、81.1%(43/53)、73.7%(14/19)和73.7%(14/19)。

图片

图 2不同治疗方案对颅内外ORR的影响变化


结论:

图片
对于伴脑转移的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第一代的EGFR-TKI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能够显著提高颅内病灶的治疗效果,延迟颅内病灶进展,延长生存时间。尽管第一代的EGFR-TKI联合CT相比EGFR-TKI单药治疗能够提高颅外ORR,但是它对颅内病灶的治疗效果有限,并且不能够改善生存时间。


编译:陈恒    审校:罗翀 沈怡

 

参考文献:Huijuan Wang. The efficacy and clinical survival outcome of different first-line treatments in EGFR-mu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brain metastases. ABSTRACTS ASCO 57th ANNUAL MEETING June 4-8, 2021:91.

图片

*仅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绿医天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