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体外试验:
体外试验为非临床相似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结合试验、生物学试验/功能试验、酶动力学试验等。体外试验可能比动物体内试验更具特异性和敏感性,因此在非临床比对性研究中,可以优先考虑这些体外试验。体外非临床试验应采用拟用于临床试验的适宜数量的代表性产品批次进行。
2、体内试验:
体外试验有时未能充分阐明候选药与参照药的药效活性差异,因此如有相关体内模型,则可能需要开展体内试验。体内试验可用于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免疫原性和/或毒性的比对性研究,根据前期药学比对结果和功能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研究内容。
1、药效学比对试验研究:
药效学研究通常直接比较候选药和参照药的药效活性差异,并评价两者相似性。对于药效学比对性研究,部分体外试验,如生物学活性(细胞检测、受体结合活性检测等)和免疫学特性(与靶抗原结合、Fab、Fc段相关功能、FcRn、Fcγ、c1q等各受体的亲和力等)研究可能已包含在药学相似性评价中,其评价参考药学评价标准;若体外试验无法确定药效学相似,则有必要进行体内药效学研究以确认候选药与参照药品在有效性方面的相似性³。
2、药动学比对试验研究:
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通常是生物类似药比对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 相关动物种属的单次给药(多个剂量组)和重复给药的药动学比对研究。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结果可以通过一些药代动力学参数量化地评价候选药与参照药的差异,如Cmax、AUC、t1\2。
3、免疫原性比对试验研究:
动物的抗蛋白抗体反应可以评估试验药物和参照药物产品特性的差异,为临床患者提供安全的试验药物信息。如采用近亲繁殖小鼠的免疫反应试验可用来评价候选药与参照药是否存在一种或多种药品特性差异,而这些差异是其它分析方法难以检测出的。
4、毒性比对试验研究:
当药学比对试验研究显示候选药与参照药之间存在差别,且无法确定对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影响的,如杂质差异,应开展毒性比对试验研究。毒性比对试验内容通常为: 一项相关动物种属至少4 周的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持续时间应足够长以能监测到毒性和/或免疫反应。对于毒性试验结果,可根据候选药和参照药间的主要毒性反应类型及其严重程度来判断两者的相似性(图1)。
图1 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流程
结论
编译:陈恒 审校:罗翀
参考文献
1. 王海学,白玉,谢松梅等.关于生物类似药非临床研究与评价的技术思考[J].中国药学杂志,2015,50(06):480-482.
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EB/OL].2015-02-28.
http://www.cde.org.cn/zdyz.do?method=largePage&id=2f41e8f3c64fedad.
3. 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和适应症外推技术指导原则[N/OL].2021-02-18.
http://www.cde.org.cn/zdyz.do?method=largePage&id=8d7a496de07390b5.
往期推荐
*仅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