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利培酮长效针剂 vs 利培酮口服制剂之 催乳素水平

精神医学组 绿医天地
2021年08月20日 07:00

背景

图片


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RL)是指血液中泌乳素高于正常水平,可以是生理性,也可以是病理性。抗精神病药是药物诱发HPRL的最常见原因。在第2代抗精神病药中,利培酮、帕利哌酮及氨磺必利的HPRL发生率较高,约为60%~90%。HPRL 作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不仅导致闭经、溢乳、性功能低下、骨质疏松及代谢异常等不良后果,还显著影响治疗依从性及预后,已为广大临床医师、患者及家属所重视¹。


国外相关研究显示,与口服利培酮相比,接受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的患者具有相对较低的利培酮和9-羟利培酮血药浓度,更小的血浆浓度波动范围,更低的垂体D2受体占有率和更快的D2受体解离速度。相对低的D2受体占有率和快速解离带来内源性多巴胺水平的恢复,这个特点在丘脑垂体通路中可能抑制催乳素水平的升高²。

本研究结果为利培酮长效针剂与口服制剂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催乳素的影响差异提供了循证依据。


数据来源

图片


温州康宁医院门诊共纳入74例处于稳定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男38例,女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37例,分别为:口服组:维持原剂量利培酮 ≤4 mg/d;注射组:口服利培酮维持原剂量≤4 mg/d,分组日开始注射长效利培酮微球25 mg,2周后每2周注射1次50 mg,第3周末口服利培酮剂量减半,第4周末(第3次注射)停用口服利培酮。


试验过程中,注射组脱落7例(17.9%),其中3例因经济无法承受而换用口服利培酮,2例居住地远不方便注射,1例注射部位疼痛不能耐受,1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合用氟西汀而停止研究;口服组脱落5例(14.3%),其中2例因锥体外系反应不能耐受,2例女患者停经,1例失访原因不详。于分组前和分组后4周、8周、16周末分别测血浆PRL,结果如表1²

表1. 两患者在治疗各时点血浆催乳素浓度比较2(μg/L)

图片



讨论:


换用利培酮长效针剂后,患者的血浆催乳素水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显著低于口服组患者。血浆催乳素水平的下降可以减少性功能障碍、骨质疏松、垂体瘤、女性停经泌乳等²,因此,利培酮长效针剂的应用使患者得到了更多的临床获益,并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


编译:十一元   审校:北重楼

 

参考文献:

1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联盟. 抗精神病药所致高泌乳素血症干预对策的专家共识[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21,54(3):163-169.

2 刘林晶,陈远岭,陆万美,王怀印,李方敏,潘建设.注射用利培酮微球与口服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血浆催乳素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上海精神医学,2010,22(06):358-361+366.

图片

*仅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绿医天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