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于2022年7月29日在《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线上发表。
问题六:长效针剂使用过程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案是什么?
推荐意见:
长效针剂不良反应谱与其口服药物类似,不同不良反应建议预防为主,出现后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减量、换药或对症处理(推荐等级:B)。
长效针剂的不良反应谱通常与其口服药的不良反应谱相似,包括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代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等。另外使用长效抗精神病药可能会在注射部位出现与注射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疼痛、肿胀、发红或硬化等。
社区工作随访过程中,如果发现无法处理或不能明确的症状或不良反应时,应安排患者及时转诊精神专科医院。
(1)常见椎体外系症状的处理方案见表1。
表1. 常见椎体外系症状的处理方案
(2)代谢综合征的处理方案见表2。
表2. 代谢综合征的处理方案
(3)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高泌乳素血症男性患者处理流程建议见图1(注:PRL=催乳素)。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高泌乳素血症女性患者的处理流程建议见图2。
图1. 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高泌乳素血症男性患者处理流程建议
图2. 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高泌乳素血症女性患者的处理流程建议
(4)出现局部疼痛、红肿等不良反应时的处理建议: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局部照射,2 次/d,30 min/次;鲜姜洗净,去姜皮切成厚度为1 cm的小片在注射部位轻轻外搽或环形按揉,2~3 min/ 次,2~3 次/d。注意外搽时勿施力,以免搽伤皮肤。局部有明显感染症状暂不使用。不选老姜,以免刺激皮肤辣痛。热醋湿敷患部,30 min/ 次。鲜马铃薯薄片贴敷,取新鲜马铃薯切成薄片敷于硬结表面。2~3 h 后热敷能使肌肉松弛,有利于进针,且能使局部血管扩张。
问题七:长效针剂使用过程中,出现症状波动时的处理方案是什么?
推荐意见:
长效针剂使用过程中出现症状波动,应首先探寻症状波动的可能原因,进而根据原因采取相应应对措施(推荐等级:C)。
2020 年中国长效针剂专家共识对原因及应对措施做了以下梳理,见表3。
表3. 长效针剂使用过程中导致症状波动的潜在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编辑:十一元 审校:核桃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社区应用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专家共识[J/OL].中国全科医学:1-16
2.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说明书(核准日期:2021年01月12日)
*仅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