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切口管理指南》解读(二)

常规药医学组 绿医天地
2023年02月10日 08:05
图片

骨科手术常见切口并发症包括切口渗液、出血、肿胀、水泡、瘀斑、感染、愈合不良、瘢痕等,切口并发症是影响患者术后加速康复以及非计划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骨科手术切口管理是实施加速康复的重要环节。




一、骨科手术常见切口并发症



5、切口周围瘀斑

5.1 定义

由于各种损伤、中毒、感染、过敏或血小板减少等因素致使血管通透性增高所引起的皮下或粘膜下出血。

5.2 原因

骨科术后切口周围瘀斑是由于手术损伤、止血带使用、手术时间过长、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以及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等原因造成切口周围的皮下斑状出血。


6、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浅层和深层)

6.1 定义

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和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图片


7、切口愈合不良

7.1 定义

切口愈合是指组织对创伤的反应和修复过程。切口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炎症期或称渗出期;纤维组织增生期;瘢痕形成修复期。

7.2 原因

影响因素有全身因素(包括年龄、肥胖、吸烟、营养不良、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血管因素)和局部因素(机械损伤、感染、切口水肿血肿等)。


8、切口瘢痕

8.1 定义

瘢痕是各种创伤后所引起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统称,它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必然的产物。

8.2 原因

它的发生可能是多个基因与外源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七叶皂苷钠片

骨科手术切口并发症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严重并发症。多种骨科手术切口并发症与炎症因素有关,并引起组织等的肿胀。七叶皂苷钠片则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水肿作用,可用于用于脑水肿、创伤或手术所致的水肿,也用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其作用机制包括:
1、抗炎作用
  • 具有类糖皮质激素作用,抗炎效果与地塞米松相似,作用时间要更持久,且不依赖于皮质激素的分泌。

  • 抑制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水平。

  • 所具有的抗氧化活性(SOD、GSHPx)可增强其抗炎能力。

  • 阻断 NF-κB通路的活化。

2、抗水肿作用
  • 降低血管通透性:积稳定溶酶体膜,阻碍蛋白酶的代谢,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对抗渗出,从而减少静脉性充血,减轻组织肿胀,缩小肿胀的周径,减少栓塞的体,达到预防和治疗静脉性水肿、组织水肿的作用。

  • 增加静脉回流:七叶皂苷钠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感受器,引起静脉收缩,增加静脉回流量,改善瘀血症状如:肢体肿胀、疼痛、瘙痒、疲劳和沉重感等。同时还能明显降低血液粘稠度。

  • 促进淋巴回流。

  • 增强血管弹性,增加血管张力。

3、其它作用
  • 氧化作用:七叶皂苷可以提高髓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

  • 神经保护作用:七叶皂苷还能清除氧自由基,能够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组织,促进其功能的恢复。

  • 抗肿瘤作用:众多小分子诸如各类炎症分子、转录因子、黏附分子、活化蛋白1(AP1)、趋化因子、MMPs、NFκB、TNF、VEGF等 在炎症与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七叶皂苷可以通过抑制这些炎症通路进而预防或者延迟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 胃肠道保护作用:七叶皂苷能够抑制胃酸分泌并保护消化道黏膜。

七叶皂苷钠通过上述药理作用发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使组织渗出液减少,达到抗炎、抗渗出、消肿胀的治疗效果。


编译:Freya   审阅:Young

参考文献
[1]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伤口管理研究学组,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关节疾病防治分会伤口管理学组. 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切口管理指南[J].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 11(1): 3-10.
图片
*仅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绿医天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