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七叶皂苷钠片首次纳入《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腔内治疗专家共识》

常规药医学组 绿医天地
2023年08月25日 06:12
图片

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随着人们对DVT认知的不断提高,DVT的治疗理念发生了变化。近期发布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腔内治疗专家共识》中[1]七叶皂苷钠片作为急性DVT术后管理中的对症消肿药物,首次纳入共识。那么,它是如何走进研究人员们的视野呢?



图片
图1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腔内治疗专家共识

早在20世纪60年代,Lorenz等人发现七叶树种子中含有一种由三萜皂苷元混合物组成的组分,可以在不变性的情况下进行化学分离[2],这些组分后来被命名为七叶皂苷。七叶皂苷是七叶树的活性成分,几个世纪以来,七叶树本身就被用作传统药物,至今仍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包括痔疮、静脉曲张、血肿及静脉充血等。大量研究显示,七叶皂苷至少具有三种药理作用:1)抗水肿和抗炎作用;2)保护内皮缺氧损伤;3)增加静脉张力。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常见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病率约为1.6/1000人年,是继心脏病和中风之后心血管疾病第三大常见死因,43%的患者在DVT后两年出现血栓后综合征(PTS)[3]
一般认为,PTS的发生是由于持续流出道阻塞和/或瓣膜功能不全导致的静脉高压与微脉管系统或淋巴功能异常共同导致的[4]长期存在的深静脉高压导致一系列瓣膜功能不全,尤其是在行走时直接传递到皮下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导致内皮渗透性增加。大分子逃逸到间质组织中可能反过来解释了水肿、色素沉着过度甚至溃疡形成的典型模式。多年来,七叶皂苷对水肿、静脉张力的作用已在各种临床前模型中得到证实,并在静脉疾病领域开展过多项RCT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七叶皂苷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具有抗水肿、增加静脉张力的作用[5]
此外,有研究指出,炎症细胞因子或粘附分子(如IL-6、ICAM-1)水平的增加与PTS的后续发展相关[6],这表明炎症可能在PTS的病理生理学中发挥作用。七叶皂苷具有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与GR/NF-κB通路相关。体内研究显示,七叶皂苷显著抑制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肝脏中p65的表达[7]
基于目前的临床试验结果及临床经验,对于急性下肢DVT腔内治疗的术后管理,除了抗凝治疗外,对于已经发生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经Villalta评分诊断为下肢深静脉PTS的患者,需长期给患肢做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和/或穿医用弹力袜治疗来改善症状的同时,共识提出可联合使用七叶皂苷钠片进行对症消肿治疗。


编译:Sunny  审核:Young

参考文献

[1]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下肢静脉腔内治疗专业委员会.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腔内治疗专家共识[J].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3,9(5):513-519.

[2] LORENZ D, MAREK ML. [The active therapeutic principle of horse chestnut (Aesculus hippocastanum). Part 1. Classification of the active substance]. Arzneimittelforschung. 196NER0 Apr;10:263-72.  

[3] WAHEED S M, KUDARAVALLI P, HOTWAGDT. Deep Vein Thrombosis. 2023 Jan 19.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3 Jan–. 

[4] PRANDONI P, KAHN S R. Post-thrombotic syndrome: prevalence, prognostication and need for progress. Br J Haematol. 2009 May;145(3):286-95. 

[5] GALLELLI L. Escin: a review of its anti-edematous, anti-inflammatory, and venotonic properties. Drug Des Devel Ther. 2019 Sep 27;13:3425-3437. 

[6] SHBAKLO H, HOLCROFT C A, KAHN S R. Levels of inflammatory marke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st-thrombotic syndrome. Thromb Haemost. 2009 Mar;101(3):505-12.

[7] WANG H, ZHANG L, JIANG N F.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escin are correlated with the glucocorticoid receptor/NF-κB signaling pathway, but not the COX/PGF2α signaling pathway. Exp Ther Med. 2013 Aug;6(2):419-422. 

图片

*仅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绿医天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