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重磅!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

肿瘤医学组 绿医天地
2023年10月13日 08:01
图片
图片
北京时间10月2日傍晚,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卡塔琳·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博士和德鲁·魏斯曼(Drew Weissman)博士共同获得了这一奖项。因为卡里科博士和魏斯曼博士找到了一种RNA修饰的方法,可以骗过人体免疫系统,使辉瑞和莫德纳公司生产出了mRNA新冠疫苗,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mRNA的革命性技术也彻底开启了医学新篇章。其中卡里科博士尤其不易,这位默默无闻了40年,三次被解雇,曾在美国数个大学试验室被赶来赶去、偏执于mRNA免疫反应研究的女科学家终于得到她最大的回报。图片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图片


从技术路线来看,疫苗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第一类最常见的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让低活性或无活性的病毒直接刺激免疫系统——比如脊灰疫苗、甲肝疫苗和乙脑疫苗等。
第二类是蛋白重组疫苗,通过基因技术,在体外重组、表达出抗原蛋白后再制成疫苗——比如乙肝疫苗、HPV疫苗等。这两类疫苗都需要大规模的细胞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快速生产疫苗、灵活应对突变和疫情大流行的可能性。


图片
(新冠大流行前的疫苗生产方法)

第三类疫苗使用重组或基因技术,在人体内完成遗传物质的表达和免疫应答,包括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DNA和mRNA)疫苗。mRNA可以迅速刺激机体合成抗原蛋白,让免疫系统迅速产生免疫力。不过,在之前的几十年里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人类的免疫系统会把注入体内的mRNA分子视为外来异物,对其攻击,使其降解,从而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卡里科博士和魏斯曼博士合作后发现,“伪装”后的RNA既有复杂的结构,又可以逃过免疫系统的“监视”,不会引起“误伤”。经过数年的尝试和改进,他们最终把这些“伪装”成功地应用到mRNA分子上,这就扫清了mRNA技术从理论到应用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COVID-19大流行爆发后,医药巨头辉瑞、莫德纳跟拜恩泰科合作,借助卡里科和韦斯曼的这个研究,迅速造出了新冠疫苗,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mRNA疫苗开发极具高效性和灵活性,这为研发其他传染病的疫苗开辟了新路线。未来,该技术还可用于递送治疗蛋白和治疗某些类型的癌症。
2013-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及成果回顾[2]

2013年得奖者:James E. Rothman、Randy W. Schekman与Thomas C. Südhof因“发现细胞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4年得奖者:John O'Keefe、May-Britt Moser与Edvard I. Moser因“发现大脑中形成定位系统的细胞”方面的贡献,而获得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5年得奖者: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疗法”方面的贡献,William C. Campbell与Satoshi ōmura因“发现治疗丝虫寄生虫新疗法”方面的贡献,而齐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6年得奖者:Yoshinori Ohsumi因“发现细胞自噬的机制”,而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7年得奖者:Jeffrey C. Hall、Michael Rosbash与Michael W. Young因“发现控制昼夜节律分子机制”,而获得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8年得奖者:James P. Allison与Tasuku Honjo因“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方面的贡献,而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9年得奖者:William G. Kaelin Jr、Peter J. Ratcliffe与Gregg L. Semenza因“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而获得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20年得奖者: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与Charles M. Rice因“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方面贡献,而获得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21年得奖者:David Julius与Ardem Patapoutian因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的贡献,而获得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22年得奖者:Svante Pääbo对“发现已灭绝人种的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关联”,而获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关于诺贝尔奖

我们所熟知的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奖项,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文学奖,以及瑞典中央银行1968年设立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自1901年首次颁发,除了部分年份受战争影响停发,诺贝尔奖已经延续120年,可谓是全世界最受瞩目的奖项[3]


诺贝尔(全名: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矽藻土炸药的发明者,出生于斯德哥尔摩。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4]1895年11月27日,诺贝尔签署了他的第三份也是最后一份遗嘱,他用3100万瑞典克朗的遗产设立了诺贝尔基金会。

编译:Zoey    审校:SteveKan、Cheryl


参考文献
[1] 腾讯医典.最新!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EB/OL].( 2023-10-03)[2023-10-12]. https://mp.weixin.qq.com/s/hNGAEFW6FNicQGIXzA-QjQ
[2]武大通识教育.2013-2023|近十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及成果回顾[EB/OL].( 2023-10-09)[2023-10-12]. https://mp.weixin.qq.com/s/k_hUB187qlVwav0ilfEsPw
[3] 时代周报.诺贝尔奖121年:在流动的世界中,如何理解诺奖?[EB/OL].( 2022-10-03)[2023-10-12]. https://m.huxiu.com/article/677584.html
[4] 化院之声.名人传||诺贝尔(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EB/OL].( 2023-02-14)[2023-10-12]. https://mp.weixin.qq.com/s/LLfsZ_rcA55Op9XreXmRHw

图片

*仅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绿医天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