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七叶皂苷作用强度与地塞米松相当,时效更优

常规药医学组 绿医天地
2023年12月08日 09:14

图片

娑罗,梵文为sāla,“高远”之意。娑罗子,始载于《本草纲目•卷二十九》,为七叶树的干燥成熟种子,主要活性成分是七叶皂苷,广泛应用于抗水肿、抗炎治疗。



上一期,我们探讨了七叶皂苷“类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本期将对七叶皂苷与常用甾体/非甾体抗炎药的抗水肿抗炎作用强度及时效进行分析,选用药物分别为:七叶皂苷(三萜类)、地塞米松(甾体抗炎药,SAID)、双氯芬酸(非甾体抗炎药,NSAID),结果显示:


一、卡拉胶诱导的大鼠爪水肿炎症模型

(1)时效双氯芬酸组、地塞米松组分别在给药后2至6小时、4至12小时显著抑制足水肿的发展(P<0.05),而七叶皂苷组在给药后4至24小时显著抑制足水肿的发展(P<0.05)(表1)。


表1 七叶皂苷、地塞米松和双氯芬酸给药后作用时效
图片
给药后作用时效*:药物组相应时间点的肿胀率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肿胀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时间范围属于给药后作用时效。

(2)肿胀率:地塞米松组虽在6和8小时的肿胀率平均值低于七叶皂苷组,但七叶皂苷组在18和24小时的肿胀率平均值(分别为11.7±3.9%和11.6±3.6%)与地塞米松组(分别为12.1±4.7%和12.0±4.6%)相当(图1)。

图片

图1 七叶皂苷、地塞米松和双氯芬酸在卡拉胶诱导的大鼠爪水肿中的时间效应曲线

注:control:对照;escin:七叶皂苷;dexamethasone:地塞米松;diclofenac:双氯芬酸


二、乙酸诱导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小鼠模型

给药后10分钟至8小时,与对照组(生理盐水处理)相比,双氯芬酸组显著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P<0.05)。七叶皂苷组也观察到类似的效果,并在给药后8至24小时显著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P<0.05)(图2)。


图片

图2 七叶皂苷、双氯芬酸在乙酸诱导的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中吸收抑制率的时间进程曲线

注:Aes3.6:七叶皂苷组(3.6 mg/kg);DF3.6:双氯芬酸组(3.6 mg/kg)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七叶皂苷的作用强度与地塞米松、双氯芬酸相当,时效长达24小时,模式与地塞米松相似。

编译:Sunny  审校:Young

参考文献:

WANG H, ZHANG L, JIANG N, et al.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Escin Are Correlated with the Glucocorticoid Receptor/NF-κB Signaling Pathway, But Not the COX/PGF2α Signaling Pathway[J]. 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 2013, 6(2): 419-422.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绿医天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