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系孙凤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吕晓珍教授团队合作在《Chinese Medical Journal》(IF=7.5)上发表名为“Efficacy and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s of antidepressants in the acut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的论文。该研究通过荟萃分析比较了包括托鲁地文拉法辛在内的22种抗抑郁药的疗效,并分析了21种抗抑郁药(曲唑酮除外)的剂量-反应关系。
本研究检索了Embase、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多个数据库,以获取2016年1月8日至2023年4月30日期间开展的关于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成人患者(≥18岁)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于纳入和排除标准相同,研究者直接从Mendeley Data获取了2016年1月之前发表的数据。主要结局指标是抗抑郁药的疗效(有效率,定义为观察者评定量表总分降低≥50%或按原始研究定义)和剂量-反应关系。研究者将接受相同抗抑郁药不同剂量治疗的受试者视为接受一种治疗,进行了频率学网络荟萃分析。此外,还使用贝叶斯方法实施了基于模型的荟萃分析(MBMA),以探索剂量-反应关系。
图1对纳入MDD成人(≥18岁)患者的所有双盲RCTs的疗效(有效率)进行的网络荟萃分析结果的森林图。所有抗抑郁药均与安慰剂进行比较。OR>1表示抗抑郁药疗效更佳,OR<1表示安慰剂疗效更佳。
本研究对常见抗抑郁药进行了剂量-反应荟萃分析,并更新了包括托鲁地文拉法辛在内的22种抗抑郁药的疗效比较证据。结果显示,在MDD的急性期治疗中,所有22种抗抑郁药的疗效均优于安慰剂,且大多数抗抑郁药剂量-反应关系不显著,在相对较低的获批剂量下即可达到最大疗效。
抗抑郁1类新药托鲁地文拉法辛是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5-HT、NE和DA三重再摄取抑制剂,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可全面改善患者症状,且耐受性良好。本研究结果显示托鲁地文拉法辛的疗效优于其他抗抑郁药,其疗效在剂量达到80 mg/天时显著增强,并在最高剂量160 mg/天时保持最大疗效。
ZHOU S, LI P, LYU X, et al. Efficacy and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s of antidepressants in the acut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Chin Med J (Engl). 2024 Jun 20. Epub ahead of print.
*仅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