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七叶皂苷钠凝胶 | 皮炎新解药,类激素疗效

常规药医学组 绿医天地
2024年08月23日 04:52
图片

七叶皂苷,是七叶树种子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在临床上展现出卓越的抗炎消肿与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既往研究[1]表明,口服和静脉注射七叶皂苷在过敏性炎症和皮炎的小鼠模型中有显著治疗效果,但是外用七叶皂苷钠抗炎作用的研究尚不多见。




研究背景
图片
皮肤炎症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反复发作令人非常困扰,影响生活质量。皮肤炎症的病因很复杂,包括基因突变、环境触发因素、皮肤屏障缺陷和免疫功能障碍等。糖皮质激素(GC)作为传统的抗炎药物,常用于皮肤炎症治疗,但长期应用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免疫抑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等。

研究设计
图片
本文将分享一项[2]旨在观察七叶皂苷钠凝胶(外用七叶皂苷钠)对小鼠模型中皮肤炎症的抗炎作用,包括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胀、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组胺诱导的大鼠血管通透性增加、棉球诱导的大鼠肉芽肿。研究设计见图1。通过检测皮肤组织中相关炎症因子、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GR相关信号因子,从而探讨七叶皂苷钠凝胶的抗炎作用机制。

图片

 图1 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图片
  • 肿胀和血管通透性


①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胀:

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n = 10),通过皮肤给药,每天一次,连续三天给予相应药物(七叶皂苷钠凝胶0.01、0.02和0.04 g/kg、地塞米松0.04 g/kg或空白凝胶),末次给药1 h后使用角叉菜胶诱导肿胀,30 min后再次使用对应药物处理,而后处死取样。

角叉菜胶致炎模型显示,水肿在2-3 h达峰,持续6-8 h。如图2A所示,0.02和0.04 g/kg七叶皂苷钠凝胶较对照组显著抑制水肿(P<0.05),1 h抑制率分别为33.7%和37.2%,4 h抑制率分别为32.9%和36.1%;地塞米松预处理抑制效果更佳,两时间点抑制率分别为41.3%和38%;0.01 g/kg七叶皂苷钠凝胶抑制作用在4 h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②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

10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n = 20),通过耳部皮肤给药,每天一次,连续三天,预先给予上述药物,末次给药1 h后,对小鼠右耳外涂对二甲苯0.03mL,诱导成耳肿胀,30 min后再次给予相应药物处理,并于对二甲苯给药后3 h处死。从右耳和左耳相同的8 mm区域获得组织样品,耳肿胀以右耳重量减去左耳重量的增加来表示。

如图2B所示,七叶皂苷钠凝胶在0.01、0.020.04 g/kg剂量下,展现出与对照组相比对小鼠耳水肿的显著抑制作用(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抑制效果分别达到38.7%、42.1%和46.5%,均优于地塞米松的27.0%抑制率

③组胺诱导的大鼠血管通透性增加:

80只雄性和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每种性别n = 8),用8%的硫化钠去除1.5 cm × 1.5 cm区域的毛发后,用上述相同的药物进行预处理。通过皮下注射0.05 mL新鲜制备的0.01%磷酸组胺的0.9%生理盐水溶液开始血管通透性试验。随后,大鼠接受相应药物的外部给药,然后通过尾静脉静脉内注射0.05 mL的1%伊文思蓝盐水溶液,末次给药后30 min处死大鼠。立即剪下染蓝的组织样品,用丙酮-生理盐水(7:3)溶液浸泡48 h,检测浸出液的OD610以评估血管通透性。

如图2C所示,七叶皂苷钠凝胶显示出剂量依赖性的OD610降低,并且在0.02和0.04 g/kg剂量下,较对照组分别显示出23.8%和27.3%的抑制(P<0.01)。地塞米松抑制率为30.5%,优于七叶皂苷钠凝胶。

④棉球诱导的大鼠肉芽肿:

首先在大鼠的腹股沟区域腹膜内植入重10mg的灭菌棉球诱导棉球肉芽肿。手术第二天,将8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n = 16),在手术区皮肤使用相应的药物,每天一次,连续7天。末次给药后3小时处死大鼠,取出肉芽肿沉淀物,除去外来组织,在60 °C下干燥过夜并称重。结果表示为100克体重中肉芽肿的净重,以此评估不同药物对棉球肉芽肿形成的抑制作用。

如图2D所示,七叶皂苷钠凝胶可抑制炎症的肉芽肿阶段,在0.02和0.04 g/kg剂量下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肉芽肿的抑制率分别为23.8%和28.8%,地塞米松的抑制率为35.5%。
 

图片图2 七叶皂苷钠凝胶对肿胀和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基于实验,七叶皂苷钠凝胶在改善肿胀和降低血管通透性方面展现剂量依赖性效果,高剂量下尤为显著,虽不及地塞米松,但仍表明其潜在抗炎作用。

  • 炎症因子和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

如图3所示,角叉菜胶、组胺诱导均升高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2(PGE 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 β(IL-1β)水平,七叶皂苷钠凝胶各剂量组均降低PGE 2、TNF-α和IL-1β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其中0.02和0.04g/kg组PGE 2降低显著(P<0.05),0.04g/kg组TNF-α和IL-1β降低显著(P<0.05)。七叶皂苷钠凝胶对小鼠模型的急性和慢性炎症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PGE 2、TNF-α和IL-1β的表达有关。
 

图片


图3 七叶皂苷钠凝胶对PGE 2、TNF-α和IL-1β水平的影响

此外,七叶皂苷钠凝胶0.02和0.04 g/kg组GR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见图4。GR的蛋白表达显示出与其基因表达一致的趋势。七叶皂苷钠凝胶通过促进GR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GR相关信号因子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激活蛋白-1(AP-1)的表达有关。
 

图片图4 七叶皂苷钠凝胶对炎症组织GR表达的影响


研究结论
图片
综上所述,七叶皂苷钠凝胶以其独特的类糖皮质激素效应,展现出显著的抗炎与消肿能力,在发挥疗效的同时,有效规避了传统糖皮质激素可能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反应这一特性引领临床探索新的治疗方向,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其潜在的治疗价值亟待医学界进一步深入挖掘。

编译:张宇    审校:杨阳

参考文献:
[1] SIPOS W, REUTTERER B, FRANK M, et al. Escin inhibits type I allergic dermatitis in a novel porcine model[J]. Int Arch Allergy Immunol, 2013,161(1):44-52.
[2]ZHAO S Q, XU S Q, CHENG J, et al.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external use of escin on cutaneous inflammation: possible involvement of glucocorticoids receptor[J]. Chin J Nat Med, 2018,16(2):105-112.

图片

*仅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绿医天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