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2024 CSP |首次公布抗抑郁1类新药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快感缺失的疗效和安全性

CNS医学组 绿医天地
2024年09月14日 07:04


图片
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办,辽宁省医学会、辽宁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精神医学学术会议(CSP)于2024年9月11-14日在沈阳召开。大会现场以电子壁报形式披露了入选本次大会的完整摘要内容。

抗抑郁1类新药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若欣林®)治疗抑郁症快感缺失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项目结果被首次公布,本期我们对该研究进行解读。

图片


研究背景
图片

快感缺失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高达75%的患者存在该症状,也是常见的残留症状[1],与中枢神经系统内多巴胺(Dopamine, DA)功能障碍密切相关[2-4]非临床研究显示,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对DA再摄取也有抑制作用,包括亲和力试验显示其同时对人源5-羟色胺(Serotonin, 5-HT)转运体、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转运体和DA转运体有高度的亲和力、摄取抑制试验显示其同时对5-HT、NE和DA有摄取抑制作用以及微透析试验显示其显著升高大鼠纹状体突触间隙5-HT、NE和DA的浓度[5,6]。另外,PET/CT研究已经证实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可与大鼠和健康受试者脑内DA转运体结合[7]。因此,从理论上来讲,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在改善快感缺失症状上更具优势,本研究拟对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患者快感缺失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研究方法
图片
本研究为单臂、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设计。共纳入来自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符合DSM-5诊断标准且快感缺失量表(DARS)评分≤28.5分的成人抑郁症患者12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单药治疗(80-160mg/d),观察8周。分别在基线、用药第2、4、8周末采用DARS来评估快感缺失症状,使用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评估抑郁总体症状,记录并评估治疗中患者的各种不适主诉及观察到的不良事件。


研究结果
图片
  • 本研究共纳入123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其中有效性分析人群(FAS)116例,符合方案分析人群(PPS)99例,安全性分析人群(SS)123例。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2周后,DARS评分较基线即明显升高,差值为8.4±10.9(p<0.0001),治疗8周后,DARS评分进一步升高,较基线的差值达到20.4±13.2(p<0.0001)(图1)。

图片
图1 访视各节点DARS量表评分相比基线的变化均值(FAS)

  • MADRS总分和快感缺失因子分在治疗8周末均较基线显著降低,减分值分别为-22.7±6.9和-1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如图2、3所示。

图片
图2 访视各节点MADRS量表评分相比基线的变化均值(FAS)

图片
图3 访视各节点MADRS快感缺失因子评分相比基线的变化均值(FAS)。MADRS快感缺失因子包括条目1(外表的悲伤)、2(悲伤体验)、6(注意力集中困难)、7(倦怠)和8(感受不能)

  • 研究期间,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6.4%,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从高到低分别为:口干(27.6%)、恶心(22.0%)、头晕(21.1%)、食欲减退(17.1%)、便秘(13.0%)、嗜睡(13.0%)、失眠(13.0%)、头痛(11.4%)、视物模糊(9.8%)、多汗(8.9%)、腹泻(7.3%)、呕吐(7.3%)等,严重程度大多为轻中度,未发生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如表1所示。

表1 受试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SS)
    图片


    研究结论
    图片
    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可快速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快感缺失症状,安全性良好。

    编译:刘慧敏    审校:刘佳佩

    参考文献

    [1] Stahl’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Neuroscientific Basi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M]//STAHL S M. Stahl'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Neuroscientific Basi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1.
    [2] DUNLOP B W, NEMEROFF C B. The role of dopamine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depression [J].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2007, 64(3): 327-37.
    [3] GRACE A A. Dysregulation of the dopamine system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schizophrenia and depression [J].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16, 17(8): 524-32.
    [4] 赵靖平, 孙梦夕. 多巴胺与精神活动[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9,52 (4): 287-289.
    [5] ZHU H, WANG W, SHA C, et al. Pharmac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oludesvenlafaxine as a Triple Reuptake Inhibitor [J].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1, 12: 741794.
    [6] ZHANG R, LI X, SHI Y, et al. The effects of LPM570065, a novel triple reuptake inhibitor, on extracellular serotonin, dopamine and norepinephrine levels in rats [J]. PloS one, 2014, 9(3): e91775.
    [7] HUANG Z, WU J, GUAN Y, et al. PET/CT study of dopamine transporter (DAT) binding with the triple reuptake inhibitor toludesvenlafaxine in rats and humans [J]. 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 2024.

    图片
    *仅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绿医天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