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中国慢性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推荐七叶皂苷类药物

常规药医学组 绿医天地
2025年01月10日 08:22


引言

慢性静脉疾病(CVD)是一种普遍且复杂的健康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为了规范CVD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等多个学会联合发布了《中国慢性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1]。该指南综合了当前的科学证据和临床实践,旨在优化临床诊疗。


发病情况

慢性静脉疾病(CVD)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特别是在女性中更为常见[2]。CVD的主要特征是静脉血回流受阻和静脉压力过高,这导致了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包括下肢沉重、疲劳、胀痛、水肿、静脉曲张、皮肤营养改变和静脉溃疡等。在中国,下肢静脉疾病的患病率约为8.89%,影响了近1亿人口[3]


病因及发病机制

根据病因CVD可以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原发性CVD最为常见,其中静脉反流是最主要的病因。静脉反流导致静脉高压,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此外,静脉回流障碍和先天发育异常也是导致CVD的重要因素。CVD的发病机制涉及慢性炎症反应和血流紊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静脉系统的病理改变。


诊断及CEAP分级

CVD的诊断依赖于病史询问、体检和一系列检查方法,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静脉造影等。CEAP分级系统是诊断和评估CVD严重程度的重要工具,它包括临床分级、病原学分级、解剖学分级和病理生理学分级。这一分级系统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治疗



药物治疗

所有有CVD症状和体征的患者都需要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改善静脉功能,缓解症状,并促进溃疡愈合。静脉活性药物(VADs)是治疗CVD的主要药物,其七叶皂苷类是常用的VADs之一,具有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静脉张力和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的作用。



压力治疗

压力治疗的理论依据是通过加压抵消增加的静脉高压,增强肌泵功能,改善皮肤及皮下组织微循环血流动力学,促进静脉回流。压力治疗常用的方法包括弹力袜、弹性包扎和间歇充气压力治疗。


硬化剂治疗

硬化剂治疗是通过注入硬化剂来破坏静脉内皮细胞,形成纤维条索,从而使曲张静脉萎陷的治疗方法。它适用于浅静脉功能不全、穿通静脉功能不全和网状静脉曲张等情况。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浅静脉功能不全的手术治疗、穿通静脉功能不全的手术治疗、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治疗和慢性深静脉闭塞的手术治疗。手术可以有效地治疗浅静脉系统病变,并改善深静脉和穿通静脉功能。

《中国慢性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为CVD的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而七叶皂苷类药物作为指南推荐的药物之一,其在改善CVD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七叶皂苷钠片作为VADs的一种,具有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静脉张力和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的作用[4-5]。临床常用于CVD各阶段的患者,可以单独或与其它治疗方法联合使用,以改善症状和促进疾病康复。


编译:张宇    审校:杨阳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等. 中国慢性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J]. 中华医学杂志,2019,99(39):3047-3061.
[2]VUYLSTEKE M E, THOMIS S, GUILLAUME G, et 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on chronic venous disease in Belgium and Luxembourg: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symptomatology[J]. Eur J Vasc Endovasc Surg, 2015,49(4):432-439.
[3]NICOLAIDES A, KAKKOS S, BAEKGAARD N, et al. Management of chronic venous disorders of the lower limbs. Guidelines According to Scientific Evidence. Part I[J]. Int Angiol, 2018,37(3):181-254.
[4]田伟刚. 七叶皂苷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7.
[5]徐飞, 郭东凯, 季士亮,等. 七叶皂苷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药物联用[J]. 中国医药科学, 2022, 12(10):5.

图片*仅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绿医天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