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自2022年11月获批上市以来,抗抑郁1类新药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若欣林®)的疗效和安全性不断获得临床认可,本期我们来回顾一下2024年的主要进展。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系孙凤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吕晓珍教授团队合作在《Chinese Medical Journal》(IF=7.5)上发表名为“Efficacy and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s of antidepressants in the acut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的论文。该研究通过荟萃分析比较了包括若欣林在内的22种抗抑郁药的疗效,并分析了21种抗抑郁药(曲唑酮除外)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显示若欣林的疗效优于其他抗抑郁药,其疗效在剂量达到80 mg/天时显著增强,并在最高剂量160 mg/天时保持最大疗效[2]。
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办,辽宁省医学会、辽宁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精神医学学术会议(CSP)于2024年9月11-14日在沈阳召开,大会现场以电子壁报形式首次公布了若欣林治疗抑郁症快感缺失的疗效和安全性。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办,福建省医学会、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30次心身医学分会年会(CSPM)于2024年10月16-20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若欣林治疗抑郁症躯体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项目结果被首次公布。
由中国科学院王会军院士主编的《科技强国——给青少年讲述中国当代重大科技成果》回顾我国科技发展从无到有、从模仿创造实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经历,展现科技成果的研发过程,让青少年了解科技发展成果,学习相关科技知识,激发热爱科学的兴趣,若欣林的研发上市历程被收录于这本书里。
由江开达教授主编的《精神药理学(第3版)》特别介绍了若欣林的研发背景、药物的设计和筛选及临床前研究,提到作为5-HT/NE/DA三重再摄取抑制剂,与传统药物相比,若欣林具有起效较快、缓释长效、可改善性功能、副作用小等特点。
2024年11月28日上午10时,国家医保局召开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并公布新版药品目录。若欣林通过谈判首次纳入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未来将造福更多患者。
编译:刘慧敏 审校:金春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