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提出,通常情况下的犯罪是所有社会的普遍现象[1],正如炎症是人体对感染的正常反应。然而,犯罪率的急速增长则是个别病态社会的特殊现象。同理,不加控制的炎症,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或自身炎症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或癌症。面对这些难以控制的炎症,一代代抗炎药前仆后继,铺就了医药史上的群星闪耀时。今天,抗炎药编辑社将带您穿越时光,尝试临摹那些历史上经典抗炎药的猎罪图鉴。大约公元前1550年,人们发现柳树的叶子可以止痛。时光来到1897年,菲利克斯·霍夫曼乙酰化水杨酸,为他的父亲治疗风湿病,疗效极好。两年后,拜耳以“阿司匹林”(Aspirin)的名字为此药进行注册。如今,阿司匹林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
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选择性抑制环氧化酶COX-1,从而抑制血小板活性,这使得阿司匹林可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并在心血管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COX-1可促进对胃上皮细胞的保护,阿司匹林可能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在较高剂量下,阿司匹林会抑制COX的两种亚型,这也是阿司匹林镇痛、解热和抗炎作用的分子基础[2]。
时光来到了二十世纪,甾体抗炎药中的重要成员—糖皮质激素(GC)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目前研究认为,GC主要通过三条途径来发挥作用[3]。细胞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R)与GC具有高亲和力,GC-GR移动到细胞核,作为同源二聚体与DNA序列中的糖皮质激素反应元件结合,从而调控相关转录。其次,GC-GR可调控其它转录因子,如NF-κB。当某些炎症相关信号传来后,活性NF-κB蛋白转移到细胞核,与靶基因启动子结合,从而调控促炎与抗炎蛋白表达。GC-GR复合物则可通过调控NF-κB,从而发挥抗炎作用。第三条途径并不在细胞核中进行,GC将通过膜相关受体和第二信使进行相关调控。GC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和抗增殖作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如过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及器官移植等。然而,高剂量、长期的治疗可产生一系列严重毒性,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向心性肥胖及白内障等。
图1 糖皮质激素作用机理[3]
抗炎药编辑社,布洛芬、糖皮质激素、双氯芬酸及酮咯酸等研发团队齐聚于此,还有一位德国人,带着乙酰化水杨酸的实验手稿。不知谁问:“对乙酰氨基酚呢?”有人笑道:“前些年,美国化学会在YouTube上发布过视频[4],取笑我们对它了解甚少。对乙酰氨基酚可能并不属于抗炎家族,至今身世成谜。”
遥望1897年的实验台,1950年的领奖台[5],远眺未来,新时代的巨幕正悄然拉开。敬请期待下一期将为您讲述有独特抗炎疗效的天师栗种子提取物——七叶皂苷钠。参考文献:
[1]李会龙,李尚鸿.试论迪尔凯姆犯罪社会学思想[J].法制博览,2020(27):45-47.
[2]Tulane University. Aspirin
[EB/OL]. (2023-04-08)[2023-09-22]. https://tmedweb.tulane.edu/pharmwiki/doku.php/aspirinhttps://tmedweb.tulane.edu/pharmwiki/doku.php/aspirin
[3]RHEN T, CIDLOWSKI J A. Antiinflammatory action of glucocorticoids--new
mechanisms for old drugs [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5,
353(16): 1711-23.
[4]YouTue. How Does Tylenol Work? The truth Is--We Don't Know[Z/OL].(2014-07-21)[2023-09-22].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q7I-Rt2SnY
[5]THE NOBEL PRIZE.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50 [EB/OL].(2023-09-22)[2023-09-22].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1950/summary/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